山东工程招投标专项治理抓获214嫌犯

板块: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5-23 17:01:09 作者:标事通 阅读量:16

摘要: 两部门联合发布6起串通投标典型案例;山东工程招投标专项治理抓获214嫌犯


最高法、国家发改委发布惩治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本周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6起依法惩治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这6起典型案例包括:被告人张某指使其他评委给投标人武某联系的围标公司打高分,并亲自“协调”有不同意见的评委;王某甲和王某乙兄弟商定串通投标报价并威胁其他投标人,恐吓招标方工作人员;某医院院长安排三家公司参加围标,限定相关参数并受贿;袁某向赵某行贿60万元通过“拆分售卖标段”,事先审核投标书,协商多家投标公司标书内容等方式内定某公司中标;赵某利用其作为招标代理机构实际控制人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财物,帮助投标公司顺利中标;袁某、赵某等人以行受贿、围标、卖标等多个手段串通招投标,内定招投标代理机构及中标食品配送单位等。


军队装备竞争性采购:专家有这七种行为终身禁止参加评审


近日,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公布《军队装备竞争性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公开版)》。


《管理办法》对专家终身禁止参加装备竞争性采购评审活动的违规情形进行了明确,包括评审前擅自泄露参评信息致需重采;评审中发表影响公正的倾向性意见等且拒不改正;违规带通信工具入现场联系外界并影响结果;未主动回避致需重评或重采;为特定供应商提供帮助、倾向性评分、串通评分;不配合质疑投诉等工作;要求超规定保障等。


重庆:整治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规 化解新官不理旧账


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


《清单》明确,由市财政局牵头开展政府采购领域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持续打击供应商围标串标、以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等行为。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归集、受理、处置政府机构在政府采购、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领域不履行约定义务的失信线索,督导政府机构纠正失信行为,解决“新官不理旧账”。


云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规泄露政府采购金融服务数据


本周一,云南省财政厅发布《关于推进全省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及信用担保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支持“政采贷”及信用担保业务电子化运行。中小企业供应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通过平台查询、比对金融产品信息,快速筛选适配方案,在线提出业务申请,进行融资回款账户锁定。


《通知》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供应商自主选择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不得干预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开展业务,不得违规泄露政府采购金融服务数据。


山东:去年办理串通投标案件79起抓获214人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4月以来,全省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一年来,该省共排查项目14817个,查处问题3945个,办理串通投标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4名,涉案金额达8.4亿元。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山东公安机关根据移交线索立案数占到全部串通投标案件立案数的45.8%。据悉,山东已部署开展第二轮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山东:不得将工程低于成本价进行分包


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山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明确,承包人不得将工程低于成本价进行分包,所确定的分包工程价款应当与分包工程规模相适应,其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以及其他技术、经济等方面必须满足承包人的投标承诺。承包人低于成本价分包的,其分包合同不予审查通过,由发包人、监理人督促改正。


福建: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措施》提出,完善“信用中国(福建)”网站功能,深化“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改革。开辟企业合法合规情况证明出具绿色通道,对市场主体申请确认其所受行政处罚涉及的违法行为是否属于重大违法行为,符合条件的,有权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内依法确认并出具证明。


西藏发布新版政府采购工作指南严管账款支付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近日发布《西藏自治区政府采购工作指南(2025年版)》。


《指南》强调,严禁拖欠政府采购合同账款,对于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采购人原则上应当自收到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支付到合同约定的供应商账户,鼓励采购人完善内部流程,自收到发票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支付事宜。采购人可结合项目实际和供应商资信情况,在政府采购合同中约定预付款,鼓励预付款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30%。


西藏:评审专家提供虚假资料骗取入库资格被处理


日前,西藏自治区财政厅通报了10起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典型案例,涵盖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评审专家违法违规行为五类。


在评审专家违法违规行为中,8人因在申请进入专家库时提供虚假职称证书、职称文件而被除名。



标签: 招投标

来源:网络整理

Hi,我是你的专属顾问
立即扫码,抢先咨询
预约演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