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写标书,还要考虑标书查重问题吗?
板块: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2-26 11:43:15 作者:王蕾 阅读量:272
摘要: AI写标书以“降本增效”的标签席卷建筑、IT、政府采购等行业,AI算法依赖公开模板生成内容,导致查重率高、缺乏个性化,以及电子标平台设定查重系统,在招投标活动中,要关注围串标+AI生成的风险性,使用筑龙标事通多维度查重(包括文本、图片、报价规律),规避风险。
震惊!某企业AI写标书竟被判定“围串标”?
“3分钟生成技术标,10分钟搞定商务标!”AI写标书正以“降本增效”的标签席卷建筑、IT、政府采购等行业。
但是最近,一家建筑公司因使用AI批量生成10份高速公路养护标书,
因技术方案重复率超30%,
被电子招标平台判定“疑似围串标”,不仅损失300万保证金,还被列入“失信名单”。
原来,他们用的AI工具训练数据单一,生成的标书就像“复制粘贴”,连技术方案和报价策略都如出一辙!这个案例给所有依赖AI写标书的企业敲响警钟—— 围串标涉案金额同比上涨45%,AI生成标书成重点监控对象
一、AI写标书为什么总“撞车”?算法逻辑揭秘
AI生成标书看似高效,但背后藏着“雷区”。
- 训练数据决定“套路”: AI主要依赖现有模板生成标书, 学的都是网上公开的标书模板、行业报告,一旦多人用同一工具,生成的内容容易导致重复。
- 算法追求“安全输出”:AI倾向于生成高频词汇和常见结构,比如“技术先进、服务完善”,导致表达千篇一律。
- 缺乏项目个性化:AI无法深入理解每个项目的独特需求,只能机械拼接信息,最终变成“换汤不换药”。
专业解读:AI的底层逻辑是基于概率预测的文本生成,本质是“模仿”,而非“创造”。若训练数据包含重复模板或行业通用内容,查重率飙升几乎是必然结果。
二、电子标平台“火眼金睛”:查重系统怎么抓你小辫子?
如今,60%的电子招标平台都配备了AI查重系统,专治“雷同标书”。
- 数据库比对:系统会对比企业内部历史标书、同一项目提交的投标标书,随着投标单位增多以及AI标书工具的批量运用,会生成相似的内容,相似度超10-15%直接预警。
- 多维度分析:不只看字面重复,还会分析段落逻辑和结构相似性,报价规律性相似、企业信息相似等。比如技术方案分点顺序一致,也可能被判“嫌疑”。
- 围串标特征识别:若多份标书出现相同错误、特殊格式或异常报价规律,系统会自动标记为“串标风险”。
三、围串标危害多大?轻则丢标,重则坐牢!
在招投标行业,围标和串标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后果不容小觑。《招标投标法》第53条明确规定,针对 “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利益 ” 此类行为不仅会导致企业和个人受到重罚,例如中标金额的罚款、资质吊销以及可能的刑事责任,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信誉和未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
- 企业层面:罚款(中标金额5‰-10‰)、列入黑名单、吊销资质。
- 个人责任:项目负责人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行业影响:一旦被曝光,企业信誉崩塌,未来投标直接被“一票否决”。
案例警示:2024年某装饰企业因AI生成的3份标书内容雷同,被认定为“串标”, 相关企业不仅损失了巨额保证金,还被列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失信名单,三年内无法参与投标,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在进行投标活动时必须恪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避坑指南:AI写标书+筑龙标事通=安全中标
建议1:优化AI使用策略
- 喂“独家数据”:给AI投喂企业历史中标文件、项目案例,生成个性化内容。
- 人工深度润色:重点修改技术方案、服务承诺等核心板块,加入项目专属细节。
建议2: 围串标克星查重工具——筑龙标事通
- 筑龙标事通:支持多维度查重,不仅能揪出字面重复,还能识别图片、表格、作者属性的围串标特征,对标书进行合规性“全身体检”。
- 使用技巧:
- 1、AI初稿生成后立即查重,针对高风险段落重点改写;
- 2、定稿前用“围串标检测”功能,排查技术方案文本结构相似性,图片内容相似因素,排除隐性风险。
- 3、下载附有检测编码的《查重报告》,作为投标附件提升可信度
最后忠告:AI是工具,不是“甩锅神器”。标书合规=70%人工原创+20%AI辅助+10%查重兜底,缺一不可!
结语
AI写标书是趋势,但查重和围串标问题就是悬在头上的刀。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从一开始就用对工具、守好规则。记住:中标靠实力,合规靠警惕!
标签: 标书查重
来源:标事通
- 联系我们
标事通产品咨询电话:15364932255
标书工具(含驱动)联系电话:010-86483801
北京总部: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创业路6号3层
全国分公司:
深圳 成都 昆明 太原

添加企微咨询

关注标事通服务号
©2004 - 2024 Truelore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筑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